贴心完善,保障您购买无忧~

手机:13782733988(贺经理)

电话:0391-6132252

传真:0391-6132262

地址:河南焦作温县温沁路四号桥工业园

翻板滤池过滤时的水位高度控制

发布时间: 2025-09-01 浏览

如果您想了解我们的产品,欢迎随时拨打我公司的销售热线,或点击下方按钮免费咨询! 电话咨询即刻享受本月价格折扣!

服务热线 13782733988 联系我们

      翻板滤池过滤阶段的水位高度需严格匹配工艺设计,核心控制目标是维持滤层稳定截留效果与滤后水水质达标,常规设计水位范围为滤池池体有效水深的80%-90%,具体数值需结合滤池规格、滤料级配及进水水质确定,一般在1.8m-2.5m区间(以常见中小型市政净水厂翻板滤池为例)。


1. 水位高度的核心影响因素
- 滤层厚度与截留能力:滤料层(如石英砂滤层)厚度通常为0.8m-1.2m,过滤水位需高于滤层表面0.5m-1.0m,形成稳定水头差推动水流穿过滤层,若水位过低,水头不足会导致滤速下降,影响产水效率;若水位过高,可能增加滤层承压,易引发滤料层松动或“水力分级”,破坏截留结构。
- 进水水质波动:原水浊度升高时(如雨季),需适当降低水位(如从2.2m降至2.0m),减少滤层负荷,避免悬浮颗粒快速堵塞滤料;原水水质优良时,可维持较高水位(如2.3m-2.5m),提升单位时间产水量。

- 滤速设计要求:翻板滤池设计滤速通常为8m/h-12m/h,水位高度与滤速直接关联——水位每降低0.1m,滤速约下降0.5m/h-0.8m/h,需通过水位调节确保滤速稳定在设计区间,避免滤速过高导致“穿透”(悬浮颗粒未被截留即进入滤后水)或过低造成产能浪费。


2. 水位控制的工艺逻辑
过滤时水位由滤池进水阀与出水堰(或出水调节阀)协同控制:进水阀根据原水流量动态调节开度,保证水位稳定;出水堰设定固定标高(通常比滤层表面高0.6m-0.9m),多余水量通过溢流排除,避免水位超上限。 

同时,水位需与反冲洗周期联动:随着过滤进行,滤层截留的杂质增多,水头损失逐渐增大,水位会缓慢上升(通常每小时上升0.05m-0.1m);当水位达到预设上限(如2.5m)或水头损失超阈值(如1.5m),系统触发反冲洗,待反冲洗结束后,水位恢复至初始过滤标高(如1.8m),重新进入过滤阶段 


3. 水位异常的影响与应对
- 水位过低:会导致滤速不足,产水量下降,且滤层表面水流不稳定,易形成“死水区”,影响过滤均匀性;需及时调大进水阀开度,或检查出水阀是否存在过度开启问题。
- 水位过高:可能引发滤池溢流,造成水资源浪费,还可能因滤层长期高水位承压,导致滤料板结;需立即减小进水阀开度,检查出水堰是否堵塞,确保出水通道畅通。

综上,翻板滤池过滤时的水位高度是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,需结合设计规范、水质条件与运行工况动态调整,核心是在“保证水质”与“提升效率”之间找到平衡,确保滤池稳定可靠运行。